昨天考電機系羅文雄的半導體物理期末考
這次他放了八成的作業當考題...但是數值一樣有夠難代...
按計算機按個半死 更破了我寫考卷的時間 下午兩點半考 我交考卷的時候 手錶上是晚上七點....
足足寫了4個半小時... 當然 我是最後一個交的 倒數第二個早我5分鐘交...
為什麼這麼矜持要寫這麼久 因為習題我答案看到很熟練 只是計算過程不熟...
寫考卷寫答案看到數量級不對 都能感覺的出應該哪裡算錯了....
於是 ... 果真偵錯出好幾回 麻煩的是環環相扣 重算好幾回...
上這門課最大的收穫之ㄧ大概是學會 "按工程計算機" ...要按的快狠準 不容易.
也因為上這門課 買了我的第一台工程計算機 還被金石堂給貴了....> 半導體物理 不好修的一門課 說實在也不是很難懂
就是算式長的奇怪卻都要背 考試又都出一整堆數字計算題 老師還好 助教很爛...
總之 選修這門課 會拉低我的總成績....
我現在後悔期中當時沒退掉 為啥我堅持要修完...
大概是不服輸的心態作怪 沒有理性的權衡得失 後果自負...
不過還好 今天考航管系 陳義勝的 投資學
我有預感我大學以來的第一張100分要誕生了 ...
關於總成績 對我 還埋藏著一絲絲可能性的奇蹟
其實我並不奢望 但是我的確 還沒有放棄那一個可能提早畢業的念頭.
雖然明天還有兩科專業
基本上期末考算是結束了 掌握之中
聽見一堆人在喊21 32 的 我不驚訝
更不禁回想起當年大一上大二的時候 對課業的衝擊
知其所當為 還需人為
所謂 人必自助 然後天助...
盡人事 後知天命~
可惜 往往 都是自己放棄自己去努力的可能...
- Jan 18 Fri 2008 02:08
962期末考進行式
- Jan 14 Mon 2008 10:14
期末考周 天氣雨
當旭日從灰濛的雨際透出灰白的淺淺光芒 宣告了 期末考週的開始~
很久沒看日出了 這學期難得閒情逸致 外加輾轉失眠
厚厚一本週三要考的半導體物理元件 陪我到天明~
很久沒有在深夜裡 瞎晃 外頭風疾 微雨 寒冽的濕氣曾曾逼近門口
男宿的狂盛陽氣壓制在自動門內外的一線之隔
門內是溫暖的 平靜的 門外是嘶吼的 冰冷的
沒什麼特別的 只是似乎許久沒這麼深入探詢自己 檢討這陣子的行為與得失
這陣子 捫心自問 過的不好 ~
反差之下 更體會了下一步該為與不該為的區別.
- Jan 11 Fri 2008 23:17
~阿基師的行銷公關做的好
轉錄自:30雜誌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554
能迎合大家的需求,有誰不喜歡你
發表人 發表時間
王念綺 2007/7/30
觀眾看不到的攝影棚裡,三代御廚鄭衍基一次又一次,盡力達成節目的每一項需求,讓每位和阿基師合作過的人「呷好道相報」,甘願為他進行口碑行銷。
「鄭衍基」這個名字,聽過的人寥寥可數,但一提到他的別號「阿基師」,在台灣,堪稱無人不曉。這位曾擔任過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三代總統的官邸御廚,手藝自然沒話說,但他竟能夠紅透半邊天,手上同時主持三個電視節目,比他的前總統老闆們還要受歡迎,甚至造成一股阿基師旋風,吸引不少年輕人,寧捨大學,而自願進入餐飲專門學校。沒有帥氣外表、不走搞笑路線,總統御廚也不只阿基師一人,但他就是有本事,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睛,憑什麼?懂得在關鍵時刻把握機會並「投其所好」,是阿基師從廚房到演藝圈,都能夠發光的最大原因。
不求高薪,把握關鍵機會
有好廚藝的廚子不少,但同時要「會說、會演」卻是鳳毛鱗角。十多年前,公共電視成立製作美食節目,製作單位到各大五星級飯店獵人頭。能煮一手好菜,反而是其次,更重要的,要能「說」一口好菜。當絕大多數主廚因為容易緊張,說話結巴時,擔任國賓主廚的阿基師以流暢的口條脫穎而出,成為飯店的推薦對象。
把好手藝「說」出來,不是天生。傳統的廚師訓練採師徒式,身為新手只能跟隨著師傅的喜怒哀樂默默低頭做事,若是遇到師傅心情不好,話說多了,只是討罵。但是阿基師為了加強自己說的能力,自願在文化大學推廣部開課,每小時鐘點費僅微薄的650元,是擔任廚師的五分之一,他卻毫不在意。經過七、八年的訓練,原本不擅表達的他,也逐漸能夠侃侃而談,在飯店的經營會議上,有條有理的報告,讓主管印象深刻:這個主廚,不一樣。
能說、會做,還不夠,關鍵時刻,能放軟御廚身段,更難。要上電視,別的廚師喊出一道菜5000到8000元的高價,阿基師卻只坦率地說:「講高了,你們會覺得我獅子大開口,我真正的目的是學習螢幕經驗。」最初,製作單位兩小時只給1500元,他竟也欣然接受。
柔軟身段,塑造多元價值
「要是那時計較,沒有把握機會,我現在哪來那麼多媒體經驗。」阿基師笑說,自己最「笨」,別人不幹的事,他肯做,他知道電視競爭激烈,製作單位預算有限,工作重點也跟廚房裡不一樣。他主動配合對方需求,為製作單位著想,因此成為製作人眼中的「好卡」,才能贏得在媒體上大量曝光的機會,更為他紮下深厚的電視製作經驗。在飯店廚房,阿基師是呼風喚雨的主廚,但在錄影棚內,他卻是身段最軟,配合度最高的來賓。有一次,要求嚴格的導播,光是錄一道鹹魚雞丁炒飯,就長達兩小時,前後炒了近三十碟,阿基師自覺很滿意,但導播卻不斷要他重炒。到最後,連擁有二十多年廚師經驗的他,手也無法承重,鍋子因而滑落。當下,他內心也不禁浮上不滿的情緒。但這樣的情緒,就在他看到導演剪出來的帶子後完全消失。長達兩小時的錄影,最後只剪成短短八分鐘帶子,從選米、挑食材、切菜,到炒飯時,每顆飽滿的飯粒在熱鍋彈跳旋舞,阿基師這才理解到導播的用心。
投其所好,最佳口碑行銷
後來,他錄製節目,不必等導播開口,為了讓攝影師抓住精采的剎那,他會先告知工作人員之後的步驟,畫面怎麼抓會最美。例如一道清蒸魚,當魚蒸熟、灑上蔥花後,從熱油澆下到油泡在蔥絲上跳躍的短短十秒畫面,那鮮美的白肉、緩緩冒升的熱氣、滾油發出的劈啪聲,即使是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彷彿能感受到現場色、香、味俱全的氣氛。
因為阿基師實在「太上道」,既便導播、製作單位不是找阿基師上節目,攝影師都會建議說:「找鄭師傅來比較快啦!」有豐富電視經驗的他,NG次數少,現在錄一道菜只需二十五分鐘,兩、三小時足夠做好一星期的節目。廚子知道長時間拿沉重的炒鍋有多辛苦,「攝影師扛著攝影機,他們也很累。你能迎合他們的需求,誰不喜歡你!」阿基師說。
當名聲打響,發球權就落在阿基師手上。後來阿基師所服務的國賓飯店,曾想行銷知名的鮑魚料理廚師,但受邀的媒體卻不願意,反而挑明問說:「為何不推阿基師?」
厚植實力,隨時做好準備
對比現在的意氣風發,阿基師卻感慨地回憶,年輕時的不得志,反而造就他今日的成就。一般廚師從學徒到二廚,大多花三年,阿基師當學徒的生涯,卻因為當年個頭不高、不擅表達的個性,遲遲出不了頭,足足當了快九年的學徒。這段期間,他深感挫折,卻沒有灰心喪志,反而不斷磨鍊自己的本事;從廚師專業、成本控管到溝通技巧,他不怕機會不來,只怕機會來時,自己沒準備好,抓不住。現在,當景氣橫逆,不少傳統老師傅丟了飯碗,年過五十的他,卻是忙得無法退休享福;一離開國賓飯店,立刻被維多麗亞酒店延攬,擔任行政總主廚,同時還簽下經紀約,進入演藝圈,代言廣告、出書,職場路更加寬廣。
從出不了頭的萬年學徒,變身為善抓時機行銷自己的媒體寵兒,阿基師認真投注專業的同時,也主動掌握了合作者的需求、立下口碑,讓身旁的人,都樂於幫他行銷,造就今日的明星主廚。
鄭衍基/53歲
◎維多麗亞酒店行政總主廚、「型男大主廚」節目評審長
◎曾任國賓飯店行政總主廚、總統官邸御廚
◎著有《阿基師偷呷步》、《型男大主廚》等四十多本著作
-----------------------------------
他真的是我的偶像
我覺得我這輩子都沒辦法跟他一樣如此不怕苦
學歷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你沒有學歷又不肯吃苦耐勞
那就只有等著當乞丐
看到今天的型男大主廚我笑了半天
因為阿基師在鍋中加入了米酒讓它燃燒
曾國城在旁邊瞎起鬨的說發爐了~快點請阿基師開示
阿基師馬上的反應過來:「注意喔!XX XX XX XX這幾個號碼這禮拜絕對開!!」
他高超的廚藝、幽默的談話、鎮定的處理方式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
也帶給了現在很多年輕學子更加想要往廚師這條路走的堅定意志
- Jan 11 Fri 2008 00:43
嵌入網頁應用技巧
http://www.jb51.net/html/200712/78/13011.htm
Ƕ��網頁應�ü���
��iframe margin實現調������網頁��ijһ區��ķ���. ...
��iframe��margin��數實現調��һ網頁�IJ���區��
- Jan 09 Wed 2008 02:48
適合老人從事的社區文化產業_公關報告
公共關係的世界 961期末報告
~適合讓老年人從事的休閒事業 社區文化產業~
2008.01.09 B956C0045 通訊2A 黃傑琦
一.前言
http://220.132.21.38/
朴子市開元古街(今開元路)俗稱「刺繡街」,刺繡對於朴子而言是一項具有豐富歷史意義的產業,從前朴子的女子幾乎人人均會刺繡,從日常用品到婚嫁用品都有刺繡的影子,且為當時的人帶來不少生活收入,因而生活中處處可見刺繡的痕跡. 但隨著產業的進步,許多市民均另謀更易營生的行業,刺繡便逐漸被遺忘,其產業價值及文化背景也逐漸在沒落中,因此如何振興刺繡文化產業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工作。
2007年七月與八月期間,我參加了青輔會的大專生社區暑期工讀計劃,回到家鄉服務於 嘉義縣刺繡學會,
在服務期間,也體會到刺繡學會推廣文化產業下所遇到的困境,其中,最大需求是產品行銷,與公共關係的建立.在2006年刺繡文化館初落成,有賴當地市公所,當地百年廟宇配天宮,地方農會的關照,2006年上過三立電視台節目,刺繡商品也銷售於以上單位,但2007年,補助資源不在,整體營運收入遽減一半,觀光客數量稀疏,是目前經營上的困難.
二.公關目標
嘉義縣為一個人口老化相當嚴重的縣市,嘉義縣朴子市亦然,當地居民多為老年人口為重,對於老年人口,提倡文化產業是一個適合讓老年人從事的休閒事業.
此案以近來嘉義縣朴子市當地提倡的刺繡文化產業,做更進一步行銷與本地各資源整合公關上的改善.
.
一、公關策略
對內:
由於朴子刺繡學會剛成立三年內,對本地人反而陌生,來訪刺繡文化館者,多為外縣市觀光客,詢問當地人反而一問三不知,所以先建立起本地居民全面認知,為首要目的.為此宜採以下方案:
1.舉辦寒暑假短期兒童刺繡體驗營.提高本地家長帶小孩而來的意願.透過小學內推廣,實際宣傳對象不僅僅是小朋友,而是帶小朋友上下課的阿公阿媽或媽媽為主.
2.在當地文化局場地定期擺攤,銷售刺繡商品,並提高曝光度,讓居民有本地文化產業的認知.
3.為突顯刺繡文化館的存在,讓居民有進一步印象其位置所在,宜擇日於館內舉辦跳蚤市場,免費刺繡商品展之吸引本地人潮聚集的活動.
4.刺繡學會之刺繡課程開班教學,培養本地居民刺繡技法,吸收刺繡學會生力軍.
5.應與市公所合作進一步收集具有歷史意義上的刺繡產業發展,當地刺繡的特色何在,來源,當地刺繡發展特色沿革,進行故事化的組織,當地刺繡名人訪問等,突顯當地刺繡文化上的與眾不同之處與文化意義.
6.安排當地居民老一輩的親身體驗過當初刺繡產業蓬勃時進行定期說故事活動.可配合觀光.
7.與當地知名廟宇進行合作,香包製作承包與設計的互利,神祈衣物的製作等.
對外:對於外來觀光客的配置,應進行以下安排.
1.結合朴子市梅嶺美術館作繡畫合展,並規劃成套旅遊動線,讓在美術館看見繡畫展後能將觀光客引入刺繡館內進一步參訪.
2.以刺繡為主題,針對特定節日設計相關商品,進行特定時日的特殊商品促銷.而不是一味製作沿習以往缺乏實用性,創意趣味性,象徵意義的乏味刺繡商品,要讓商品對觀光客有購買慾.
3.規劃本地刺繡節慶的區域性活動,將各點資源整合,以刺繡融入當地生活為主題,聯合各點觀光資源為輔,形成小規模式的特殊觀光季,給遊客好奇的感受.也提高社區的文化素質.
4.建置專門入口網站,宜進行網路行銷,嘗試去吸引網路訂單,打破傳統產業總是走不出當地的封閉資訊的地域性困境.
- Jan 04 Fri 2008 23:55
基隆出征桃園
~Jacky~徵當歸鴨一份~走一趟桃園來回 9小時 元智沒有想像的豪華 元智在內壢站 婦女館在桃園站 ...寒假科學營工作員甄選成功! 回暖了~
我想念嘉義市西市場和高雄市光華夜市的當歸鴨麵線
要去桃園婦女館找中華科學志工協會面試寒假營隊員
搭火車搭過站 跑到內壢站的元智去 婦女館雖然算元智的校區 但是在桃園站....
重點是 這一來一往間 我超過約定的下午三點鐘了 我的面試官打電話來說時間到了要下高雄去了...
然後電話問了我幾個問題 跟我說我可以搭車回基隆了....
我想這下糟了 我說堅持還是要到指定地點去...
搭了兩個多小時的火車從基隆到桃園來 再怎麼我還是該到婦女館去看看...
找到地點以後 跟裡面的一位協理聊過 他說我的面試官說我 "不錯" 意思是我錄取了 ...
明明才一通電話 還不到五分鐘...那何必要我過來 很遠的...更 害我緊張一下
跟協理了解工作內容和協會狀況 跟預期有點出入
不過可以接受 寒假有不錯的事做了~
來到桃園 中央大學在山裡就不去了
元智大學當然要去散步散步觀摩觀摩~
漫步在元智校園
那麼個曾經 當年 要不是我排斥私立學校.. 我想 這是一個跟我很有緣份的學校.
而且 正咩很多~
- Dec 28 Fri 2007 06:53
我在求生
剛剛我外系的同學打電話問我過兩天的週六要不要去打工 是尾牙場 做什麼不知道 大概是活動臨時工之類的
適逢氣溫又降 最近我開始有一入夜就整個蜷縮成一團的慾念 連去練舞的時間也少了很多 偷懶很多
所以其實整個人是很不想動的 外出去打工嗎 接電話當下我實在沒念頭去答應...
剛剛我從校內全家便利商店買了個奶酥麵包充飢 每咬一口 我的神經便顫抖一下
不是顏面神經失調 是氣溫實在很低 毛細孔縮到緊繃還抽顫著...
所以剛剛連走個兩百公尺出校門去買食物也不肯 只有委身全家 不過 這個時候會覺得 有全家真好...
其實 對這種冷冽的觸覺 往往勾起我很深的回憶 是一種無奈的長吁
~因為我餓了 我去買麵包 我去買麵包 所以咬麵包 因為咬麵包 所以我飽了 很冷 還是很冷~
這一串看似平庸至極的描述 卻是多少人的悲哀 稱煞多少人
飢寒交迫的危難下 口袋裡硬是空蕩蕩 沒有工作 沒有錢 沒有食物 而不是不想要...是沒法要
這種窘態下的難過 不知道為何的我感受很深 也許是因為曾幾度走在類似這種窘態下的無奈 我了解..
生存 在人類的文明社會體系裡 花費和收入是絕對因素
只要你活著 就要花費 誰都要花費 誰都會花費
然而 你有能力謀取收入嗎 你有自知該尋找收入嗎 你懂得把握收入的機會嗎?
這三的問題取決於 你是無知還是無所不知 , 你是無能亦或無所不能?
謀生不易,實在是M型社會下多數人的體認,多少人連想謀生的機會,很悲哀的,都沒有.
有花勘折直須折 機會難創造 更要懂得把握....
有工勘打直須打 我必須要謀生 我要生存 我不是無能無知的愚昧蠹蟲 ...
吃完了麵包 我回撥了電話....
我做好心理準備 這週六看來會很冷
- Dec 24 Mon 2007 21:10
愚昧也是自找的
不懂得放開立足之地 不奮力張開翅膀 就飛不起來 看不見更廣大的視野
拘泥現況的愚昧 當下 不管是快樂或悲傷 都是愚昧.
想要當下的幸福 必須懂得掌握下一刻
本末倒置 下場如何 畢竟 是自找的.
- Dec 19 Wed 2007 22:49
打破迷思吧 社會早變了 何必浪費時間要張紙~
學歷真的代表一切嗎?那可不一定!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發現高中學歷的起薪,比起大學學歷的新鮮人,每個月高出了646元,連台大生也直呼不敢相信。不過企業主則是認為,現在社會新鮮人的學歷跟工作能力,不成正比,想要藉由高學歷要求高薪,恐怕不太容易!這也是Yahoo!奇摩網友評為今天「最誇張」的心情新聞。
某人力銀行最近公布,高中學歷平均起薪23846元,比起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每個月還要高出646元。對此,一名台大學生表示,「我們是知識份子,我覺得知識份子,應該得到我們4、5萬吧!」另外一名台大高材生則說,讀完高中就可以薪水比大學還高,何必浪費4年讀大學?另外不願透露姓名的台大學生也表示,多唸4年書,可是卻比高中生的薪水還少,實在「很不公平」。
雖然大學生不敢置信,但事實擺在眼前,而企業主也有話要說,因為大部分的社會新鮮人,一年換24個老闆,簡直可以用「心無定向」來形容。企業主林翠娟就不客氣的說,根據她用人的經驗,發現「各方面的技能方面,(大學生)是比較不紮實,這也會讓企業覺得說,似乎學歷這件事情,大學學歷這件事情,它並沒有辦法為社會新鮮人帶來任何附加價值。」
由於台灣長期還是有高學歷等於高收入的迷思,因此也不難發現,很多大學生動不動就把學歷搬出來,一開口就要月入4、5萬元,儘管他們很敢說,不過這觀念對照不景氣的現實環境,再加上眼高手低、抗壓性太低,似乎也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也難怪現在還有23%的應屆畢業生還是無業遊民。
- Dec 17 Mon 2007 00:46
現在社會現象 其影響 因應之道
公共關係的世界 期中報告 1214
主題:.現在有什麼社會現象,其對你自己個人或對組織有什麼影響?有什麼因應之道?
通訊2A B956C0045黃傑琦
新聞一
記得去年暑假之後,有媒體對於畢業生的就業情形作一項抽樣性採訪。他們訪問到玄裝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的一名女生就業情形時,她坦言在畢業後投了三百多封求職信,竟然連一封回信都沒有。不禁感慨地說,她覺得花了四年的時間與金錢去讀大學,似乎變得毫無意義。
新聞二
九十五學年度大學考試分發入學今天放榜,錄取率近九成一,招生校系中,採計傳統二類組五科的興國管理學院網路應用學系,加權後最低錄取分數為一百二十七點二四分,補習業者推算,五科原始總分只要七十九點三四分,就能錄取
九十五學年度大學考試分發入學今天上午放榜,聯合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共有東吳大學等八所學校,一共十六個系組不足額錄取,缺額人數共二十九人
印度大學聯合會今天表示,與已開發國家高達百分之七十以及中國百分之二十的大學錄取率比較,印度只有百分之八,這是因為印度高等學府數量嚴重不足,今後七年內必須增加一千五百所新的大學,才能補足短缺的技術人才
新聞三
上周在yahoo新聞裡出現了”私立美濃醫專面臨倒閉危機”的新聞標題,其中內文大概如此: 因為大環境少子化現象,導致招生困難,不難看出學校財源短缺難經營,已經是私立學校的普遍問題!專科招生有多不容易,不只美濃醫專招不到人都快倒閉
現象討論
1.大環境變質,大學林立,品質良窳不齊,政府猛推就學貸款,發放失措,將引發卡債族效應,大學四年,畢業了卻驚覺只發現浪費四年,負債40萬.後悔都來不及.更多數調查皆為 :學非所用.
2.諸多大學生對自己行為的盲目,與自己的溝通關係都做不好.這也許得怪大環境的不良,使得泛濫的大學生不知道什麼是大學生,不知道自己這個身份與行為之間的關係,不知道自己對於社會該有的關係.
對我的影響及我的對應
公共關係包含個人對個人的關係 ,個人對組織的關係.
在打造關係之前,勢必要先綜觀全場,試著去勾勒出哪一方面最需要去關照,哪一方面最有可能成功建立關係,哪一方面將成為未來發展會牽動你我的最大關鍵.
我認為看清楚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屬於哪種取向為首要,若適合建立友善關係者則循序漸進友好之;若兩者間果真不適合,則需審慎現況,無須友善,甚至對立,才是真正掌握公共關係.
這裡討論的兩點現象,實為組織對個人所造成的影響,與個人對個人的關係之間. 這裡所討論的組織可列為 整體社會與大學;個人即為青年學子大學生.
以我本身為例:
兩年前我走進了高雄師範大學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
為什麼選這個科系,因為光電產業和通訊產業是當代電資領域中發展最蓬勃的產業,就工作機會而言,統計上比例是遠高於其他科技工程產業,我非來自於城市家庭的小孩,訊息有限於此,只是幸運的在我唸書考試的過程中表現還算不錯,選擇念高中選擇大學科系,自主權皆在我.當年我選擇這個科系,我媽媽問我念這個有工作嗎?這個問題,這個選擇,其實帶有一定因果性.在不知不覺中,我選擇了個最可能有工作的工程科系.然而,我卻沒看清楚關鍵一點,”高雄師範大學”.
走進師範體系說來是莫名奇妙,只是剛好師範學校在轉型換科系,只是印象中師範大學地位好像總被抬舉的高高,只是莫名奇妙我把它畫進了我的志願卡然後中籤了,只是因為我看不清楚……搞不清楚重點關係所在.
之後很明顯的我感受到高師大的”校風”,有些事情學生罵個半死,校方仍穩若泰山,學生的漫罵成性,嘴砲四起,整體成了對外封閉又對內不理的惡性循環,這個情況在被獨立於高雄縣燕巢校區的理工學院尤其嚴重,而當時的我,因為在高雄市內打工上的需求,通車於兩校區,看著自己的處境,不喜歡的校園環境風氣,工作和功課的兩難,交通造成的不便利……,當然不全然是討厭的事,但不斷權衡得失之間猶豫,很難受.
最後我選擇休學高師大.離開高師大.
對於師範體系與社會工作的公共關係上,當初我忽視了這麼多的缺點 :
師範體系學校對目前社會工作的窘境,
師範體系新學系給社會職場的疑惑觀感
師範體系學校行政校風和學生素質的低落
相對於我的工作取向,面對這個當初根本就不該放入志願的選項,賠上那段時光的青春,賠上在高雄兼職工作上的耕耘,我必須正視 我 與 高師大 之間的關係
對於建立我個人對社會的更友善工作關係
為了向大環境宣告我來自一個走工程科系已久的學校背景, 為了擺脫多數人質疑師範體系轉型下的產物這種疑惑 .
然而,我的閱歷太少,出身背景單調,在這個搶工作的年代,我了解這是很大的缺點.
為了建立自己與多元社會之間的關係,為了接觸更多類工作型態的人事物,多體會各種工作經驗並學習職場態度的機會,我選擇來人口密度最高的北部.比如在今年參加的青輔會主辦的青年創業研習營中同隊的有志青年,或是近四年來每年一次的青年國是會議的盛會,資訊展業務員,問卷訪員等派遣性工作,對我都是很好的體驗,其中滋味彌足珍貴,相對第二大城市高雄,北部這些便利的資源遠豐富之,卻非大部分人懂得去掌握,個人對於社會資源的關係,應是必須密切注意的.
為了免於成為台灣大學教育體系下文憑氾濫的犧牲者,也鑑於以往經歷,我更清楚哪些行為是在浪費自己時間,更讓自己背下就學貸款負債,對於社會工作者與大學生兩種身分關係中,我努力盡大學生的責任,勇於嘗試各種工作機會,盡我所能提早建立兩者之間的關連,以臻相輔相成關係.在體驗各式工作下建立態度,掌握需求,在課業中更明白本系課程對於往後實戰不足處,趁早尋找外系有助益的課程修習.有這些體認,才能當個有競爭力的”大學生”.
這是自我要求對社會工作去建立關係去維持關係所得到的各種體認.更甚者,以往未曾思考過的創業取向,如今也多有探索,期盼作為未來行動上的踏腳石.
這些過程當中,我做了幾次抉擇,是我個人對社會之間與我個人與我的家庭之間難以幾句話陳述的掙扎.甚至雖然多經思慮才決定的選擇,佇立在此時間點上回想,我選擇了與社會工作之間的關係作為最大考量,但是此時我也更明白其實過往我搞砸了好幾道人際關係.能夠多看清楚自己所做,能多與自己溝通,重新思考個人對個人之間的關係 ,亦是公共關係對於我個人要再檢討的地方.
- Dec 10 Mon 2007 18:04
資訊展華碩筆電業務回味實錄
昨天12/09是台北資訊展最後一天 人潮果然是從十點開館前就塞滿門口....
跟上週剛開展的頭兩天比 人潮大概翻了兩倍 每個小時都絡繹不絕....
但是 最後一天的資訊展 人數雖然暴增 但是比價的人同比例上升
上週我打的是人情戰 因為各家華碩的代理商含稅差價都不大
好好跟客人聊天 同理心推薦產品 有意願要購買的顧客 大概有五成的成交率~
但是最後這一天 整天下來談了近15個客人 最後都因為價格低不下來 還是跑了
為什麼價格低不下來 因為我從來沒報過未稅價給客人....
然而混亂的最後一天 很幸運的 我竟然還成交了一筆含稅價
事後依照其他同事的說法 :今天報含稅價有人理你才有鬼......
我本著良心事業 含稅發票才有華碩保固的良心業務員 資訊展最後一天只有成交易一筆 也算老天有眷顧了
不過作為一個稱職資訊展業務最後一天應該採用的戰術 看來絕對不會是人情和良心~
必經一事再長一智 這也是身經其境才能有的體認 雖然真的很累
展場結束後 表情實在是空的不行 面無血色...
1.找對的客人
2.找客人的需求
3.找客人的話題
4.讓客人來找你
這四點在四天的資訊展賣華碩筆電業務下 我得到了相當的實戰經驗
也看見了不同類型的業務員所採用的手法 但是同套武功不是人人都適合練的~
跟出口貿易商老闆聊 跟不知道哪國腔的英文人士聊 跟要文書機的媽媽聊 跟成對的情侶聊 跟加拿大的華僑聊
這些內容 都足以給我慢慢咀嚼箇中滋味 ~深刻省思
至於業務工作以外 業務的工作是吸收訂單
然而 有了訂單以後 之後還要訂貨 處理貨 出貨 這幾道過程其實不屬於業務範圍
但是 我卻發現 客人下了訂單後 有問題找的第一個還是當初接觸的業務員
業務員其實也不清楚或的處理狀況到哪裡 但是同理心看待客戶 便能體會
於是 業務員的工作範圍絕對不只是吸收訂單...
所以 接完單的後幾天 我都很害怕手機響起來 一個號碼 可能就是一個麻煩...
然後 我們公司再資訊展最後一天的倒數兩小時 一台四萬伍的筆電U6在人潮中蒸發了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 我們各個業務員接待客人都忙不過來 更無法分神照顧展示機
其實依我看 照顧展示機也不該是業務員的工作 我們公司華碩區的資展業務主管也在顧攤 卻顧到失落了機子
因為他也在接待客人 造成了疏忽 他本是公司的工程部人員 資展派到華碩區來當主管
聽說這是四年來資展頭一次丟了機子
再者 我們接單手續上的流程 應注意事項 我覺得他都沒有做好完整的跟業務員們溝通
造成我們業務員的麻煩 也造成出貨上的麻煩 最後出現了遺失展示機的麻煩
綜觀整個情況 我覺得這個主管並不稱職
這些事端 可作為業務員工作以外的額外收穫
這都是彌足珍貴的經驗
要損失不少金錢換來的實務經驗
這一回來資訊展工作 其實只來四天 實質上的金錢報酬不多 但是經驗收穫卻很多難能可貴
見識過這一場面 歷練這一回 這些麻煩雖然棘手 卻是值得回味~
幕後花絮
最後在資展閉幕撤場的時候 華碩總公司的年輕小妹跑來跟我們公司收中午便當錢
被我們其中一個能言善道的業務員玩的很開心 一張一百圓換一個地址 一張一百圓換msn.....
所以套出這位年輕妹妹20歲 住在善導寺附近 是華碩CEO的成員 ~
去年我去甄選過華碩CEO,半年前在創業研習營也跟一位做過華碩CEO的中央大學生同隊聊過.
華碩CEO 聽起來亮眼的名號 實際上 也只是小小的基層員工 從打雜工作做起~~
- Dec 02 Sun 2007 21:37
資訊展華碩筆記電腦業務實錄_序
我的喉嚨啞了有點發炎的感覺 嘴唇發紅腫了一點 ....
資訊展賣電腦當業務實在也是不好賺....
週六週日的筆電業務嘗試 也算有一定的收穫
說實在的 錢是沒賺多少 實在也很累口舌身心
但又讓我更接近了兩年前來北部的一個期盼 接觸各種人群
一群外國人鍾愛華碩的EEEPC 連續兩天都來 但不是美國腔 聽來有點吃力
突然發覺我的會話速度有夠慢 很好的一個經驗 ...
至於業績 還好 有每天兩台的最低水準
很累很累 休息好身體再繼續來寫這資訊展華碩筆記電腦業務實錄...
- Nov 30 Fri 2007 02:24
動能策略
許多學術研究都發現,動能策略 的確有效。例如,芝加哥大學財政學教授Eugene Fama研 究結果便顯示,只要買進前12個月表現排名前10%的股票 ,同時放空表現排名最後10%的股票,平均年獲利率便可 達10%。(註:這項交易未計算手續費。)
- Nov 25 Sun 2007 19:36
12月是冬季的台北資訊展
12月是冬季的台北資訊展
我決定好好來衝一下 明天要去面試廠商 也許有機會混進資訊展賣賣電腦 ~
九月中開學到現在 我不再積極去促成班上的團體關係 大家也該都熟了 合得來的自然會合~\
我的讀書時間說來主要花在通訊系統導論和電機系的半導體物理上加線性代數
三科工程專業科目確實比較累 ...
再加上 投資管理學 和軍訓與通識 這倒是還好沒啥壓力
但是提高編級的申請書被退回了 理由竟然是 "未在入學時提出申請提高編級" ...
我入學的時候只辦理了"學分抵免" 還是我親自跑完的公文 系辦助教當時還說以前沒遇過抵免狀況...
想當然爾 系辦當時根本沒給我任何資訊....
被這個逾時不候的理由拒絕 我想 我得重新思考該怎麼走下多出來的一年 看來又有機會休學了..
這學期以來的熱舞社 冷清了多 八苦大三那屆的強手換大二的接手幹部 明顯有落差...
不過我的右手肌腱受傷到今6個多月 還殘留隱隱痛楚 畢竟右手腕每天都要用 所以沒辦法真正完全養傷..
系排也因為我的手傷 我鮮有意願去練球 避免舊傷創新傷
我不帶系排練球 系排像是要倒了 我心裡有數 雖不願見 但是我必須選擇如此..
我只能相信 系排沒有我還會是系排
這陣子 好像事情變的少些 麻煩不再經手 日子變的自我些 課業有些棘手 整體卻變的有點無趣
期中考剛過 檢討檢討作為
也差不多適應最近的生活型態 了解這學期讀書該付出多少時間來對應才夠
我本來保持班上前十名以上是為了提早畢業不得不的門檻作準備 現在可好 一口氣打了回票
也好 現在只要保持80分就可以 領領獎學金綽綽有餘 ...是失望 也是解放~
期中之後 基隆的雨季開始了 每天都有細雨紛紛 如霧瀰漫 是讓人著迷的雨景 能讓人佇立許久 思緒
很久沒好好熱血了 最近確定了很多變因 該開始著手規劃新的未來
來衝個台北資訊展工讀 大概可以感受到另一種熱情~
- Nov 18 Sun 2007 06:20
力行
不經意的看到一些畫面 突然也覺得自己有一些想去做的事放了好久 好像也不是很難實現 但拖了很久還沒起步…
烹飪
鋼琴
最近很愛看"型男大主廚"
剛剛聽見豎琴版"情非得已"的旋律~~
倏然有點衝動得要力行....